情感小说

字体:16+-

第一卷大结局后篇!

    第一卷大结局后篇!(1/2)

    “照你这么说,七个国家当中,目前来看就属魏国最强,是吗?你还真不愧是一个魏国人啊,竟如此看得起自己的国家。”

    唐靖未曾留意到韩莹这句话当中的古怪之处,听他这么说,立刻摇摇头,表示反对。

    “我可没这么说。”

    韩莹却不肯放过他,紧追不舍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刚才分析各个国家,分析的条条是道。既然他们目前都有各自的弊端,那么不就证实了魏国的强大吗?”

    “你没明白我的话,我之所以说楚国,赵国,齐国,秦国四个国家各有弊端,并不是在否定他们,相反是认可他们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足够强大的国家,才能够掩盖自己国家发展当中的弊端,弱小的国家,想做到这一点都不可能。

    魏国如果还不赶紧改革的话,恐怕七个国家当中最先消失的就是它吧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韩莹面色大变,他万万没有想到,唐靖竟然会认为魏国,居然会是七个国家当中最先消失的国家。

    要知道魏国的国力可是远在燕国之上,和韩国相比,更有如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他不明白,为什么最弱小的韩国不会最先消失,反倒是比他强的魏国会最先消失。

    “别太激动,你听我跟你说。

    魏国现在状况是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虽然它目前的确是比韩国和燕国要好的多,但是它的地理环境,位置实在是太糟糕了。

    首先是和四个强国全部为临,无论是北方的赵国,南方的楚国,西边的秦国,东边的齐国,不管哪一个国家实力强大之后,第一个要攻打的国家就是魏国。

    而偏偏魏国整个国家极为狭小狭长,而且大部分土地都是平原,整个国家除了少数几个险要关隘之外,基本无险可守。

    一旦那四个重要的关隘,其中哪一处出现破绽,令得其中一个国家得以长驱直入,魏国,瞬间就会被拦腰切成两段。

    到时候魏国可就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,想什么时候吃,就什么时候吃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点你倒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韩莹听完之后,脸上总算流露出轻松的神色,还以为唐靖担心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“这一点大王早有考虑,你说的那四座最重要的关隘,自打立国之日起,就已经派了重兵把守。

    而且大王为了以防万一,还特意在其附近增设大量的堡垒,即便其中某个关隘被突破,但那些堡垒也可以作为防御用。

    根本不用担心关隘被突破之后,就会使敌人长驱直入的情况出现。”

    “你才是太天真了吧。”

    唐靖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韩莹,难道说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,所有公主其实真的都是傻白甜,不然怎么能说出这么蠢的话?

    韩莹有些生气,不过却克制住情绪,打算好好听一听唐靖的高论。。

    “看你那样子似乎不服气呀,直接跟你说吧,假如关隘被突破的话,你根本就不用指望堡垒,因为它根本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。

    甚至于堡垒的反作用可能更大!

    一旦敌人据守险要的话,堡垒说不定会成为阻碍我们收复失地的最大阻碍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
    “你觉得最重要的关隘被突破之后,会造成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呢?

    我来跟你说吧,一旦关隘被突破,那么难民和溃逃的士兵势必会蜂拥挤进堡垒之中,但是他们不会在此据险固守,而是会在抢完堡垒的一切物资之后,立刻往安全的地方逃窜。

    这就是人的恐惧心理所造成的效果,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你想的太天真的原因。

    正所谓兵败如山倒!难道一座堡垒的出现,就可以让已经涣散的军心重新振作起来吗?

    不如换一个说法,假如你是关隘的守军,在明知即将破城的时候,身后有一座堡垒的情况下,你会不会主动选择弃守关关隘后退到堡垒。

    不会的吧?

    因为你也知道,关隘都被突破了,堡垒又能固守多久呢?

    人都有求活之心,在失败的阴影作用影响之下,人是很难做出正常的心理判断的,哪怕明知道从大局考虑,应该撤退到堡垒,据险固守,可是一旦事不可为,反对的声音一定会淹没在撤退的浪潮之中。”

    韩莹沉默,细细思量了一番唐靖的话,觉得唐靖说的的确鞭辟入里。

    设身处地的假想一下,他也觉得,假如势不可为的情况下,自己也顶多只能做到带领士兵全身而退。

    至于撤退到堡垒再度进行战斗这种事,那确实有些异想天开。

    而且唐靖的话语当中隐瞒了一个最可怕的可能性,那就是炸营!

    一旦恐慌累计到一定程度,士兵就会进入到癫狂状态。

    癫狂状态的他们会不分敌我的进行攻击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一名将军都没有办法统帅已经失去理智的士兵,再度进行抵抗。

    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的带领还算理智的人撤离战场,保存有生之力,等待时机,徐图进攻。

    而能做到这一点的,无不是当世名将。

    是掐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的人。

    至少在韩国并没有这种人存在。

    整个魏国也只有大将军庞涓可以勉强做到这点,其他人连提都不用提。

    然而,大将军庞涓,终究只是一个人,没有办法三头六臂。

    事实上庞涓基本上也都待在安邑,除非实在遇到过不去的坎,才会率军出征,为的就是确保四方战场的平衡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